症状鉴别:春季嫩叶刚从芽鳞抽出时即显现症状。发病初期叶片卷曲,颜色发红;随着病叶的生长,叶片卷曲皱缩加剧,并增厚变脆,呈红褐色;舂末夏初,病叶表面生出一层银白色粉状物,为病菌的子囊层;最后,病叶变褐、焦枯、脱落。叶片脱落后,腋芽常萌发抽出新叶,新叶不再受害。嫩梢受害后,病梢呈灰绿色或黄色,较正常的枝条节间短而略为粗肿,叶片丛生,严重受害者常枯死。花瓣受害后变肥、变长。果实受害后畸形,果面龟裂。受害花、果易脱落。

发病规律:病菌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。子囊孢子生于叶片的表皮下,可产生薄壁与厚孽两种类型的芽孢子。薄壁芽孢子可再行芽殖,而厚壁芽孢子能抵抗不良环境并越冬、越夏。病菌以厚壁孢子在桃芽鳞片上或枝干树皮的缝隙内越冬,翌年春季桃树萌芽时,芽孢子萌发,从叶片表皮或气孔侵人嫩叶,造成初侵染。初夏,病菌在病叶上形成子囊层,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,如条件适宜可继续芽殖;而在夏季高温时,厚壁孢子则在芽鳞内越夏,乃至越冬。早春桃芽萌动时,如气温较低(10℃~16℃)、持续时间长、湿度大,则病害发生较重;温度在21℃以上时,病害则停止发展。早春低温多雨的地区或年份,该病发病重;早春湿暖干旱则发病较轻。病害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发生,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,6月气温升高后,发病逐渐停止。该病以沿海和滨湖地区发病较重。

防治要点: 1.农业防治:加强果园管理,发病重的桃园应及时追肥、灌水,增强树势,提高抗病能力,以免影响当年和下年结果。在病叶初见但未形成白粉状物之前人工及时摘除病叶,集中烧毁或深埋,以切断传染源;对于发病重、叶片焦枯和脱落的树,及时处理病叶后,应补施肥料和浇水,促使树势尽快恢复。 2.药剂防治:在花芽萌动至花瓣露红期,用2~3Be°石硫合剂或1:1:100倍波尔多液进行树体喷雾,消灭初侵染病源,防治效果良好。从谢花后开始,每隔 10d喷布1次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70%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~600倍液。50%翠贝3000倍或60%百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