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鉴别:桃果染病初期,果面上形成圆形小病斑,病斑稍凹陷,外围浅褐色,中央灰白色,以后病斑迅速扩展,凹陷加深。在潮湿条件下,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,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干。后期病斑失水,其下的果肉质地绵软,污白色,似朽木。新梢受害,形成暗褐色溃疡斑。叶片受害,病斑近圆形,灰褐色。
发病规律:病斑上白色的霉丛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病原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,既可寄生,又可腐生。病菌以菌丝体或微菌核在树上的溃疡枝、地面的落叶和烂果上或土壤中越冬,翌年产生分生孢子。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,侵染果实、新梢和叶片。果实常在近成熟期发病。果面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。地势低洼、通风透光差、树下地面阴湿的桃园,近成熟期阴雨天较多的年份发病重;内膛枝及近地面枝上的果实易感病。
防治要点: 1.农业防治:合理修剪,疏除过密枝、近地面枝等,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,使果园保持良好的温、湿、光条件;及时清扫地面落叶、僵果,集中烧毁或深埋,以消灭菌源。 2.药剂防治:春季芽萌动前,用3~4Be°石硫合剂喷布树体,消灭越冬菌源;从桃果硬核期开始,每隔10~14天喷1次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33.5%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或10%苯醚甲环唑1500倍。